-- 公司法律咨询
4006686166
您当前位置: 首页 律师文集 公司治理 文章详情
文章列表

员工发明归属公司专利是否合法?

2024年8月30日  广州公司治理律师   http://www.580gsls.com/
导读:员工在职务范围内或利用公司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其专利权通常归属于公司,这一规定旨在平衡员工创新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权益的保护。但具体归属需依据劳动合同约定及法律规定来确定。

员工发明归属公司专利是否合法?

员工在执行工作任务过程中或者主要是利用公司的物质技术条件完成的发明创造,属于职务发明。职务发明的专利申请权及专利权原则上应归属于雇主,即公司。这反映了劳动者履行职务行为所产生的智力成果视为工作成果的一部分,其权利归属遵循劳动关系的基本原则。

【相关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六条:

“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八条:

虽然本条未直接提及专利归属,但结合第六条使用,明确了劳动合同中可以约定知识产权归属等事项,为职务发明归属公司提供了合同基础。

公司专利员工离职后发明创造归属谁?

关于公司专利及员工离职后发明创造的归属问题,主要受《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以下简称《专利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的调整。一般而言,员工在职期间所完成的与本职工作相关的发明创造,其专利权通常属于雇主(公司),除非双方有特别的约定。员工离职后的发明创造,则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与其在原单位的工作内容相关联。

如果员工离职后的发明创造是在原单位工作任务的自然延续,或是利用了原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完成的,即使发生在离职之后,也有可能被视为职务发明,其专利权归原单位所有。反之,如果离职员工完全凭借个人知识、时间和资源独立完成,且与原单位工作无直接关联,则该发明创造的专利权应归属于个人。此外,即使发明创造归属个人,员工还需遵守与原单位可能签订的竞业限制协议,不得侵犯原单位的合法权益。

【相关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六条第一款:“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劳动者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竞业限制的期限不得超过二年。在此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员工在职务范围内或主要利用公司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其专利权归属公司是符合法律规定的,体现了对企业和员工各自权利与义务的合理安排。企业在实践中应当明确与员工的合同约定,确保双方对职务发明的归属有清晰的理解和共识。


Tags: 员工发明归属公司专利是否合法?

Copyright ©2008-2025

公司法律咨询

版权所有 | 国家信息产业部备案: 闽ICP备2023023497号-2 法律咨询热线:4006686166 技术支持: 大律师网